黔茶壹佰是贵州茶叶专营商城运营中心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商城以“中国名茶之乡”——贵州省湄潭县为主要货源基地,并辐射贵州省内其他各大主要产茶区(比如都匀市,雷山县,石阡县、凤冈县,以及梵净山风景区等),面向全国销售正宗且优质的贵州生态好茶。黔茶壹佰以贵州“三绿一红”名茶:即“湄潭翠芽、都匀毛尖、绿宝石绿茶、遵义红茶”为主推茶叶,同时也销售贵州省的其他知名茶叶,比如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雷山银球茶,梵净山翠峰茶,贵定云雾茶,以及绥阳金银花茶等全省名优茶叶。

X关闭商城简介

从“茶叶”到“茶业”巨变的黔茶70年

发布日期:2019-12-23 20:44:58 【关闭】
摘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贵州茶产业恢复、稳步、快速、跨越发展的70年。70年,贵州茶产业亮点纷呈,可圈可点;70年,贵州茶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凭借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为贵州百万茶农铺上了一条致富路,茶产业成为贵州农村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民生产业……1949年,贵州茶园面积仅4万亩,茶叶产量1325吨。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茶产业进入恢复发展阶段。现在,贵州茶园面积突破700万亩,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1950——1978年)恢复发展科研与加工领跑全国从1950年开始,贵州垦复改造原有茶园的同时,当时全国各地茶叶科研机构中技术力量最强,人才最多的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茶树品种资源,茶树品种生态分区等科研成果在全国不仅填补了空白,而且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人开垦新茶园(历史照片)70年代,省茶科所经过多年研究的茶树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技术成为我国茶树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革新,因其具有成园快、产量高、品质优、省工、省肥、技术简便等显著优点被国家科委列为向全国重点推广的农村实用技术,吸引了全国16个产茶省(区)1万余人次到贵州参观取经,并在14个省(区)大力推广。1993年,该项研究成果荣获联合国科技信息促进系统(TTPS)“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这一时期,贵州茶叶科研水平不仅领先于全国,其生产的产品“黔红”“黔绿”承担了国家大量的出口任务,畅销国际市场,成为国家茶叶出口重要省份和全国边销茶五个生产省份之一。通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已发展到63.16万亩,茶叶产量达到6555吨,茶叶收购量、销售量和出口量分别为5120.75吨、1973.7吨、2508.7吨。茶叶出口占全省出口商品收购值的13.1%,在全省出口产品中名列第一。(1978——1992年)稳步发展改革调动农民种茶积极性1978年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茶积极性。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推广省茶科所、湄潭茶场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使全省茶叶科研与茶叶生产逐步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时期贵州茶叶发展的重要特点。

采茶工人在湄潭象山(打鼓坡)茶园采摘茶叶(历史照片)1981年4月,湄潭县核桃坝村支部书记何殿伦在省茶科所支持下,带领村民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种下了8000亩茶园,核桃坝村也因茶叶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在全省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1981年7月,省政府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指示》,调动了集体和个人发展茶业的积极性。1982年“都匀毛尖”被商业部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3年贵州茶叶开始注册商标,当年共有2家企业注册了商标。到1992年,全省注册茶叶商标35个。1989年,省茶科所选育品种“黔湄419号”“黔湄502号”被认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位列同期认定品种前2名。(1993——2005年)快速发展一批茶叶主产县脱颖而出1993年,贵州茶叶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贫困地区“八五”区域性产业发展计划》,茶叶作为其中的实施内容,得到了大力扶持。1993年全省茶园面积比上年增加20万亩以上,出口额达100万美元以上。1997年贵州省名牌战略启动,当年共有4个茶叶品牌获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

来贵州学习采茶的外国友人 乔啟明/摄省茶科所及各地技术监督部门从1998年起开展茶叶生产技术综合标准化研究,提出了茶叶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全面开展茶叶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指导企业编制企业产品标准。2001年,湄潭、晴隆两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20个创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并于次年经验收合格后确认为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县达标单位。200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建设第3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余庆县成为国家级苦丁茶标准化示范区。同年,贵州首次开展有机茶认证和启动茶叶出口规范化扶持工作。2003年《贵州绿茶》地方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2004年贵州首次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广交会、昆交会等国内展会。5家茶叶企业共7人次参加了中国贸促会和省商务厅支持并组织的国际市场考察活动。到2004年,全省各地开始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茶叶市场和服务业建设初具规模,湄潭、正安、道真、黎平、平坝、西秀等茶叶主产县(区)相继出台了推动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很多产品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大奖,4家茶叶企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湄潭县西南茶城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九批定点批发市场之一,湄江镇建立了全省首个茶青专业批发市场,一批茶馆、茶楼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明区、贵定县、湄潭县先后举办了各类型茶文化活动。到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89.6万亩,茶叶产量达到2.29万吨,分别比1992年增长72.6%和1.87倍。(2006——2019年)政策扶持茶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贵州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黔党发〔2007〕6号文件《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一出台,在全省很快掀起茶产业发展的热潮,我省结合产绿茶的优势,响亮地提出了“贵州绿茶·秀甲天下”的口号,其目的就是将贵州打造成“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在贵州”区域名片。

2017年4月,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山京茶场,绿色的茶园铺满青山。振洋/摄自2007年开始,贵州茶产业从小到大,贵州茶品牌从弱到强,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仅通过短短7年的发展,在全国奠定了茶叶大省的地位。为全面提升贵州茶产业提质增效,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黔府办发〔2014〕19号《贵州茶产业三年提升计划》,从基地、科技、质量安全、品牌、文化等8个方面用三年时间进行提升。2018年,省委、省政府在总结2007年以来我省茶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站在当前和今后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出台了黔党发〔2018〕22号《关于建设茶业强省的实施意见》文件。2017年,经过3年时间的不断努力和申报,“贵州绿茶”通过国家农产品登记保护产品认证,成为全国省级茶叶类第一个国家级农产品登记保护产品,在全国业界引起轰动,关注度和知晓度进一步提升了贵州茶产业的地位和话语权,成为全国茶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在“贵州绿茶”大地标的引领下,省内各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快速成长,茶产业成为全省绿色生态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点产业,走出了一条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贵州品牌的发展道路,统筹推进了贵州茶产业全产业链加速发展,实现了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成就明显。小茶叶已成大产业。2018年,茶园面积达到700万亩,保持全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成为引领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达到499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引进了英国联合利华、太古、中粮、盘江、同济堂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在贵州建基地,加工厂,精制拼配中心等,加快了贵州茶叶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全省茶叶总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茶产业带动贫困户人口45.2万人,脱贫人数13.7万人。小茶叶惠及大民生。贵州茶产业在政策的不断推动下,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上升,不断释放新的发展力量,正在探索出产业扶贫下的贵州样本。通过多年的发展,茶产业吸引了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其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得到了协调发展。全省有135万户364万农民种茶,茶农人均茶叶收入3400余元。小茶叶塑造大形象。每年举办的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梵净山抹茶大会、贵州茶业经济年会等活动精彩纷呈,不仅吸引了天下客商走进贵州,还成为交流、沟通、合作发展的大平台。小茶叶推动大发展。中粮集团、联合利华、英国太古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经过深入考察,分别在湄潭、石阡、余庆、思南等县建设茶园基地、签订产销协议、建设厂房。大企业的知名品牌、销售渠道、资金技术与贵州的茶资源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贵州茶叶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风行天下。

 

小茶叶促进大流通。2017年,贵州茶叶出口创汇7700万美元,单价比全国高出15元。2018年,因外贸原因,出口创汇6200万美元,尽管比2017年有所减少,但单价比全国高出36元,可喜的是,2019年的出口又有较大的回暖,今年3月,仅贵州茗之天下茶业公司在摩洛哥市场就签订了2100万美元,今年贵州茶叶出口有望突破1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绿茶”地标产品出口比其散茶出口价格提升15%以上,市场零售价格较以前普遍提高10%以上,零售价格超过同类产品20%以上。“贵州绿茶”地标在我省茶产业发展中,成为助推产业发展,引领农户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民生产业。小茶叶催生大产业链。我省茶产业在不断发展,立足于茶,又跨越茶叶,“接二连三”效应逐步显现,茶产业借力“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相融合,与创意产业相融合,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与专业力量相融合,激发茶文化、茶旅游进一步释放潜力,开发了茶多酚、茶饮料、茶食品等深加工食品,催生了加工、包装、销售和茶馆休闲、茶艺表演等产业,实现了三产(一二三产业)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有力地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作者系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文 | 徐嘉民编辑 | 潘准萱(实习)编审 | 刘彦青签发 | 陈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