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壹佰是贵州茶叶专营商城运营中心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商城以“中国名茶之乡”——贵州省湄潭县为主要货源基地,并辐射贵州省内其他各大主要产茶区(比如都匀市,雷山县,石阡县、凤冈县,以及梵净山风景区等),面向全国销售正宗且优质的贵州生态好茶。黔茶壹佰以贵州“三绿一红”名茶:即“湄潭翠芽、都匀毛尖、绿宝石绿茶、遵义红茶”为主推茶叶,同时也销售贵州省的其他知名茶叶,比如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雷山银球茶,梵净山翠峰茶,贵定云雾茶,以及绥阳金银花茶等全省名优茶叶。

X关闭商城简介

贵州茶叶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茶山上

发布日期:2019-12-12 14:20:19 【关闭】
摘要:

傅传耀在2019贵州茶业科技年会暨贵州省茶叶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上作演讲

站在万万千千的茶农面前,我真的就是一个老茶农,但是站在你们的面前,我反而年轻了,因为我就是一个小学生。每一次听各位专家演讲,我都认真听,姜金仲教授的演讲,我听过两次,潘博士的演讲,我也听了两次,潘科博士,你再讲第三次,我会背下来你的讲稿。

科技与文化是茶的双翅,茶没有文化就是一张普通的树叶,茶叶如果没有科技连普通的树叶都算不上。讲文化是可以夸张的,比如说李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去看了以后,才发现上当受骗,远远没有他说的这么壮观;科学是严谨的,一个百分点可能造成的损害就遗害无穷。贵州的茶能够走到今天,是各位科技工作者努力的结果。作为老茶农,我向你们表示敬意!

科技与文化是茶的双翅,茶没有文化就是一张普通的树叶,茶叶如果没有科技连普通的树叶都算不上。讲文化是可以夸张的,比如说李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去看了以后,才发现上当受骗,远远没有他说的这么壮观;科学是严谨的,一个百分点可能造成的损害就遗害无穷。贵州的茶能够走到今天,是各位科技工作者努力的结果。作为老茶农,我向你们表示敬意!

今天听了姜金仲教授关于茶叶籽的加工,很受启发。我跟韦维院长说,支持他一下,让他把贵州茶产业做到一百亿的时候,我相信他就是个院士,即使他评不上院士,也是我们老茶农心中的院士。

潘科博士是外来的人才,我今天最高兴的是你居然到20多个县去进行培训,这就是我们所盼望的。还有杨文博士讲了病虫害的防治,还有南京农业大学朱旭君教授都讲得非常好。

今天,我参加这个活动有两点很高兴。

第一点是很多年轻的专家教授,这就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贵州茶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

第二,我特别高兴的是,名单上我一个个翻,有很多是茶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茶艺师等各方面的人士,比如纳雍山外山茶业、还有湄潭、独山等很多茶企业老板都来了,你们利用这种平台来学习、取经很了不起,我也表示对你们的赞赏!

茶业科技年会上的精彩表演

我今天讲啥,就讲我们茶农的苦恼或者是期盼。茶纯粹是一种竞争性的行业,商场如战场,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作为茶企,没有哪一家不想生产一杯好茶,达则兼善天下,独则独善其身。我们知道农残超标不好卖,但不用农药用什么?用农药用多少为宜?比如以虫治虫,即大虫吃小虫。但是什么样的虫吃什么样的虫?到哪里去找母虫?以草抑草?我去过很多茶山,草里面长的蕨根、巴毛草怎么治?如何根除它?还听说以树隔树,用什么树隔什么树?多了茶树不长,少了又等于没有隔,到哪里去请专家?谁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好茶是制出来的,贵州的茶内在品质和生态环境在中国是数一数二,几百种对人体有好处的微量元素,茶氨酸最高能达到16.9%,比如黄金芽,一般的白茶能达到12%左右。但是我们茶制作的水平怎么都不高,就是潘科博士说的提香不够,请问用什么东西来解决?温度是多少?潘科博士当然回答了在座的,但是400多万茶农不知道,萎凋的过程、烘干的过程、提香的过程都很难掌握分寸,过尤不及、少之更不行。

人不好掌握,大数据时代能不能搞一个统一的标准,能不能有一个标准的设备,能不能在5G时代到来之前给咱们提供一个平台?我们茶农不懂,炒坏的是茶叶,炒烂的是市场,炒丢的是你们专家的脸。贵州这些专家为什么帮助指导炒出这样的茶来?确实丢了你们的脸。

我们知道杯中留香。现在人们喝茶越来越讲究,不仅看外形,不仅闻其香,更要品其味。做形难,提香难,符合其口味,难乎其难。都说茶有道,道行究竟有多深!泡茶各师各教,教教都在说自己的好,究竟哪一种好?哪一些不好?哪些是应该一般掌握的普遍规律?哪些是高深的?我们如何学习推广培养我们最有生命力的茶道,这是在座各位要认真思考的。

2019贵州茶业科技年会暨贵州省茶叶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合影

自然界有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做茶叶的茶农问题也不少,我们希望得到你们的解答。也许这些问题在你们看来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轻而易举,举手之劳,但是在茶农身上是确实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我刚才跟韦维院长交流时说到,云南农业大学有一个名誉校长朱有勇最近被评为时代的楷模,多年来,他带领他的团队终年在山林里、在田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们伟大的袁隆平院士最近几天过90岁生日,他也成为建国70周年的功勋奖章获得者,是因为他实现了一个梦——禾下乘凉,他种的水稻下面可以乘凉。他把中国水稻从亩产五六百斤到1000斤、1400斤、1600斤、2000斤,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吃米的问题,还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圆了他禾下乘凉的梦想。他们的党委书记有一句话:中国改革开放靠两平,经济发展靠邓小平,吃饱肚子靠袁隆平,这是他们院的党委书记亲口跟我说的。这个评价,我认为不过分。

讲这两个院士的故事,我最后用一句话和所有的专家共勉,也是我们茶农对你们茶叶科技工作者的期盼:把论文写在大地上!